From : http://www.tiexue.net/bbs/dispbbs.aspx?boardid=91&id=640753
邓稼先简介
邓稼先,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。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,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,1947年入读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,不足两年便获得博士学位,在当地轰动一时。
1950年8月,邓稼先谢绝恩师和好友挽留,毅然回国。10月,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。1953年与许鹿希结婚,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58年邓稼先义无反顾加入核武器研究,对妻子说自己“要调动工作”,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,通信也困难,妻子表示理解,邓稼先的名字从此消失。
1959年,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,中央决心自己干。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,在验证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,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,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。我国数学泰斗华罗庚后来感叹:这是“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”的成果。
邓稼先不顾个人热安危,经常到戈壁试验场。1964年10月成功爆炸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,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。他曾不顾安危率领研究人员进入爆炸现场采样。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,按照“邓-于方案”制成了氢弹,并在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8个月就试验成功。这同法国用8年、美国用7年、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,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研制速度。
1972年邓稼先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,1979年任院长。1984年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。
翌年,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,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。1986年7月16日,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。同年7月29日,邓稼先去世。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,并叮咛:“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……”
【正文】
1958年8月的一天,曾留美的核物理博士邓稼先心神不定地回到北京医学院的家,细腻的妻子许鹿希问了几遍也没得到一句回答。
直到月光射进屋内,邓稼先才透露几个字:
“我要调动工作了。”
“调哪?”
“这不知道。”
“干什么?”
“不知道,也不能说。”
“……那好吧,到新地方给我写一封信,告诉我回信的信箱。”
“这…大概也不行……”
一阵难耐的沉默后,许鹿希听到丈夫有点变调的声音,“我今后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了……今后全靠你了……”
更加难耐的沉寂中邓稼先的最后一句话是:“我要是做好这件事,就是死了也值得。”
许鹿希的心一下子掉进了深渊!
邓稼先变成了另外一个人,从不喜欢照相的他带妻子、四岁的女儿、和两岁的儿子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,毫无疑问这就是他留给亲人的纪念吧。许鹿希感到一种莫名的伤害,除了丈夫简短的言语,没有一个人给他解释什么,丈夫就这样活生生地从身边消失了。
是的,确实是伤害,即使对邓稼先本人。他的三种人—生活的人、体验的人、声名的人—大部分都要被剥夺,他的一切都将上不告父母不告妻儿,他没有个人的行踪,他不能发表学术论文,不能公开作报告,不能出国,不能与朋友随便交往,工作成绩再大功劳再大都将无人知晓,一辈子都看不到自己声名的成长,甚至到死也只能默默地离开。
邓稼先与他的同事们,一代人完成了其他国家五代科学家才完成的任务,一口气从原子弹到氢弹,到中子弹,到小型化,迈进到电脑模拟核试验。
1979年,一次爆炸实验失败了,为了找到真正原因,必须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。邓稼先说:“谁也别去,我进去吧。你们去了也找不到。我做的,我知道。”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,很快找到了核弹头,用手捧着,走了出来。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。
就是这一次,强烈的射线严重地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。从他们寻找部件时留下的照片中可以看到,邓稼先仅穿了件简易的防护服。“当时残损部件放出的射线,至少需要三米厚的混凝土才可以防住。”许鹿希说,“当我知道他受到辐射身体严重受损后,急得直跺脚,想各种法子帮他恢复!不过,打那以后,他衰老得很快。以前爬山时,他能一鼓作气爬到山顶,可后来刚到半山腰,他就已经疲惫不堪了。”
邓稼先承受了这一切,隐姓埋名28年后他的生命也因过度燃烧而成了残烛。1985年7月31日,国家在医院里把邓稼先还给了他的妻子。这时,医生断言他最多还能活一年。
许鹿希与邓稼先结婚33年,朝夕相处的日子只有6年,而能过快乐而平凡的家庭生活的只是结婚的前5年,其余时间,独守家中的许鹿希除了思念就是每日的惴惴不安的担心。当然这其中邓稼先偶尔也能回来一次,“突然而至又突然就走,一点都不能聊天,这房间看看那房间看看,电话一响,警卫员就用车子把他接走。”
然而,就这生命的最后一年,他也不能完全属于她。因为邓稼先虽然到了生命的尽头,可是国家交给他的事业却处在关键、敏感的时期,甚至有可能功亏一篑,他忧心如焚,他要赶在死神带走他之前完成一份十年规划的建议书,以确保我国与国际强国之间完全的平起平坐。
这一切都做到了!从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的一声巨响开始,我国与其他核国家一样经历了原子弹、氢弹、第二代核武器、核禁试四个里程碑,进入了计算机实验室模拟的无核自由天地。邓稼先也以那份在病床上完成的建议书与这四个里程碑相伴!他所领导的事业不仅让中华民族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而且框定了整个世界的和平格局。
建议书上交中央两个月后,呕心沥血的邓稼先其身体也开始出血了,医院发出了病危报告。
一个受过严重核辐射的癌症扩散的弥留病人还有什么想法呢?
国家终于作了回答。1986年6月24日全国大报的显著版面刊印着同样的文章——《两弹元勋邓稼先》,被剥夺的声名终于还给了他。
又一次的大爆炸!人们拿着报纸奔走相告;北医大领导此刻才知道许鹿希的丈夫是做什么的;醒悟过来的亲朋好友、记者蜂涌而至,然而他们已经不能被接见!医疗专家的预言应验了,1986年7月29日,邓稼先用最后的呼吸回应了28年前的领衔受命:死而无憾。
中国的核试验一共做了45次,第一次是1964年10月16日,最后一次是在1996年7月29日。选择1996年7月29日这个日子,就是为了纪念在同一天去世的邓稼先。
许鹿希回忆道:“第二天,许多报纸都刊登我国政府声明,即中国暂停核试验。这就表明我们中国已经达到了跟其他核大国完全一样的水平,我们已经有了原子弹,有了氢弹,有了中子弹,有了小型化,并最终达到了在实验室模拟这样的技术高度。”
“我曾经对杨振宁先生说,中国原子弹的造价可比外国少得多。而杨先生则说,如果算上中国科学家的生命,则远不止这个价。”
“如何评价我丈夫呢?我觉得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给了祖国和人民,他没有虚度一生,还是做了一些事情吧!”
邓稼先,五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人格典范,患难多灾的中华民族最骄傲的子孙,他与许鹿希当之无愧是优秀的中华民族儿女。
编后按:
今天,是我国核弹的功勋邓稼先先生辞世19周年。
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常使英雄泪满襟”。在三国演义地描写中,因蜀后主昏庸,才智过人的诸葛孔明毕其一生,鞠躬尽瘁仍未能使蜀国振兴,令无数后人折腕叹息。
作为研制中国核武器的先驱邓稼先生,为共和国塑造国防力量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,其所取得的成就对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而为此呕心沥血的邓稼先,也悲壮地永远倒下了!
大捷而身死,马革裹尸而还,其精神、 品格和成就丝毫不遑罗贯中笔下虚构的中国传统士子的典范——诸葛亮,这更令无数后人肃然起敬。欣逢盛世壮志已酬的邓稼先先生可以无憾而去了。
感谢和怀念无数像邓稼先先生那样,为建设共和国在默默无闻中呕心沥血的伟大的建设者。
愿你在天堂快乐,邓稼先!